港大与的士车队合作研发AI派单系统 显着提升接单效率

橙新闻 2025.08.04

20250804 Orange 星群的士与港大团队合作推出「智能派单决策」系统。

运输署已向五支的士车队发出牌照,其中一支获发牌的车牌星群的士,与香港大学工程学院智能出行实验室合作,推出「智能派单决策」系统,派单时会考虑的士剩余的电量能否应付行程,以及前往接载乘客的路程有否挤塞,以派单予最适合的司机。

港大团队由今年1月起收集的士营运数据,包括行程距离、路面情况及的士使用电量等,开发出一套智能派单系统。星群的士车队现时有超过160辆的士配备这个系统,相信随着规模扩大至425辆的士,将大幅提升车队的运力利用率,缩短乘客的候车时间,并改善司机的接单体验。

港大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、智能出行实验室主任柯锦涛表示,星群的士主要使用电动车,因此研发该系统时面临两大挑战。第一是电动的士多为24小时运作,司机常因无法预判完成订单后是否需要紧急充电而产生「电量焦虑」,所以团队开发AI电量预测算法,整合天气、路况、驾驶习惯及乘客行程等多元数据,透过深度学习模型精准推算剩余电量;第二是如何设计实时、基于人工智能派单的算法,目前该系统采用双模式派单机制,广播模式会将乘客订单消息推送至周边司机供其抢单,派单模式则由系统直接指定司机接单,司机无权拒绝或每日仅有极少数拒单次数。

柯锦涛强调,「智能派单决策」系统会预测每辆的士剩余电量,首先暂停向电量不足的车辆派发新单,然后运用人工智能实时分析数据,结合长期效益评估派单决策。他举例,倘若的士司机在坚尼地城接获上环至北角的长程订单时,因接客距离短且行程效益高,系统将列为优质订单优先派送;反之若乘客起点位于九龙且属短途行程,导致司机需要过海接载,即使的士电量充足,系统仍会保留运力等待更高价值匹配。

针对市民反映需等候许久才能透过星群的士应用程序叫车的问题,柯锦涛认为此问题与算法相辅相成。他解释,若能累积更多数据,就能利用它们训练人工智能算法,使算法变得更优良、效率更高;而效率提升后,将能吸引更多司机及乘客加入平台,期望藉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。

星群的士创办人及执行董事郑敏怡说,的士车队应用系统后,接单量或接单效率已经有显着提升。所有司机已同意透过指派模式派单,实际执行仍须视乎当下车辆载客状态与接单可行性。